http://news.sina.com.tw/global/sinacn/cn/2007-06-18/16493489676.shtml
http://news.sina.com.tw/global/sinacn/cn/2007-06-18/16493489678.shtml

解讀《今日美國》校園槍擊案報導
北京新浪網 (2007-06-18 16:49)

  當地時間4月16日7點15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校園槍擊事件。美國各大新聞媒體、網站幾乎同時開始了為期幾天的連續報導。本文搜集了《今日美國》網站4月16日(星期一)至4月23日(次周星期一)幾篇有關槍擊事件報導,在分析、整理之後,希求以此為縮影透視美國新聞界在突發事件報導中,所操持的新聞理念和採寫手法上的若干特點。

  一、歸因,時效與真實

  4月16日,槍擊事件剛剛發生幾個小時,《今日美國》網站的第一篇報導《警方:持槍者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殺死21人》(Pol ice:Gunman ki l led 21at VirginiaTe ch)就已經上線。

  新聞憑借其新近和真實而贏得受眾。但在保証新聞時效和恪守新聞真實性原則上,二者又常常出現矛盾,突發性事件的報導突出地體現了這種矛盾性。

  顯然,該新聞所報導死亡人數與事後確定的死亡人數有很大出入:當時報導21人,實際33人。但我們不能就此判定該新聞失實,因為它的新聞標題中運用了新聞採寫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明確新聞源(At tribut ion),它明確地向受眾傳遞這樣的情況:是警方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數字。

  At tribut ion,明確新聞源,該詞的原始意思是『歸因』(我國有新聞學譯著這樣翻譯),就是記者要找到新聞作品中所出現的資訊的明確『原因』,明確來源。

  美國新聞學崇尚嚴格進行『資訊歸因』(或『明確新聞源』)的理念,正像美聯社所要求的:『除非那是盡人皆知的常識,始終要把不是你親眼所見的資訊明確歸因。』①也就是說,在新聞寫作中應該努力做到,被訪者的姓名要明確,即使不能明確,也要說明原因;所查詢資料,要表明出處;親眼所見,也應該對記者身在現場有所交代。這也是我們辨識新聞真偽的要素之一。

  《警方:持槍者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殺死21人》,全文共有19個自然段,除後4個背景段落外,每個段落中都有新聞源出現,比如導語段:據校方警衛和工作人員稱,一名持槍者今晨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至少2次的槍擊中射殺了至少21個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可怕的校園槍擊案件。

  突發性事件報導中,事實的全貌很難一下子得到充分展開,而對時效性的追求又迫使新聞媒體迅速發稿,為保証新聞時效並力求新聞真實,歸因操作尤為重要。

  很快,《今日美國》發表了更新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33人死亡》(33de adinVa.Te chshootings),通過滾動報導的形式訂正了不准確的事實。

  二、主題拓展與轉移

  重大突發性事件,往往伴隨著連續報導,主題必然進行不斷的拓展和轉移。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具有『絕對硬度』的突發事件新聞報導後(突發槍擊,33人死亡),如何操作接下來的『相對軟化』的新聞報導,是媒體和記者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

  1.質疑和問責

  此次槍擊事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凶手先于4月16日早7點15分在宿舍槍殺了兩名學生,然後在9點半左右在工程學院大樓殺死了31名師生,包括他自己。在兩次槍擊的間隙,他從容地將自己事前準備好的充滿『狂言』的圖片和影音資料郵寄給NBC。而校方是在9點26分以電子郵件的方式vV學生發出警報,此時第2次殺戮幾乎同時開始。

  面對學生的質疑和事件本身的蹊蹺性,《今日美國》網站在第二天就發出報導《學生對校方反應感到震驚》,對校方可能過于『謹慎的警告』提出質疑,使報導主題向『問責』轉向。無獨有偶,同日《紐約時報》也發出報導《充滿恐懼和不信任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Hor ror andDisbelief'atVirginiaTe ch)。

  問責,是突發事件報導的經常性主題,而《今日美國》的這篇問責報導,體現了良好的客觀、平衡原則。

  《學生對校方反應感到震驚》通過對學生的採訪和校方網站的查詢,詳細記錄了校方的事件反應過程,用事實凸現疑點;對於校方反應過于遲鈍和謹慎的抱怨,也是來自被採訪的學生之口,如有學生說,『我們為在這所學校有強烈的自豪感。我們認為這裡很安全,並一直這樣認為……但為什麼在第一次槍擊之後,他們沒有停課?』。

  接著,該報導以『不可能鎖住整個校園』(Can'tlockdownent irec ampu s)為小標題記錄了校方的觀點,比如,國家校園安全與保障中心的主管肯尼斯‧楚普說,『任何一級的校園封鎖,即使是小學,也是面臨爭議的選擇』,『當我們談論在一個擁有幾千畝校園,幾十座建築的學院或大學時……實在很難想像誰能將整個校園完全關閉。』

  客觀和平衡是有力量的質疑的保証。在這一點上,《今日美國》可以說達到了這種境界,即『我強烈地反對你的觀點和行為,但我容你把話說y飽C』新聞報導的真實、公正不僅僅應該表述在新聞理念中,而應有具體操作上的相對模式化的做法,即讓觀點的雙方在新聞作品中見面。

  2.求因和類比

  究竟什麼導致了如此慘烈的事件發生?《凶手的同學說這裡有前兆》、《與克倫拜恩相似的理工大學狂言》兩篇報導涉及了對事發原因的求索和對相關槍擊事件的類比。

  《凶手的同學說這裡有前兆》通過對凶手趙承熙的老師和同學的採訪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沉默寡言、喜歡獨處、心理紊亂的年輕人的形象,其中不少細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該篇報導的結尾是這樣的───一個同學朱莉‧普爾回憶,趙有一次在課堂上拒絕在學生花名冊簽名,而是畫了一個問號。

  『這是你的名字嗎?』普爾回憶教授這樣問他。趙沒有回答。該報導通篇沒有下『心理變態導致極端行為』的結論,但通過大量的採訪給予了讀者強烈的暗示。

  如果說『求因』是該重大突發事件報導在新聞主題上的自然轉向,那麼『類比』則是記者對於新聞主題的創造性轉向和拓展。

  2007年4月20日,8年前的這一天發生了同樣震驚世人的克倫拜恩中學校園槍擊案。《今日美國》記者捕捉到這一『報導時機』,進入克倫拜恩採訪,創造性地推出『類比性』報導《與克倫拜恩相似的理工大學狂言》,讓人們在悲痛的共鳴中,深刻地反思事件的動因。其中有一樣的一段文字───(1999年美國克倫拜恩中學槍擊案中的兩名中學生槍手)哈里斯和科爾波德留下了大量的充滿褻瀆的文字和圖像。他們斥責持強凌弱者,攻擊校園文化。趙同樣也譴責他的同學是『生活放蕩的人』,稱他們是沉迷于奢華的勢利小人和乳臭未幹的毛孩子。

  記者對重複發生的相似事件敏銳捕捉,透視了美國頻發的校園槍擊案的社會動因、體制動因和文化動因:權力和財富的巨大差距,松懈的槍支管理制度,畸形的校園文化。對此,作者沒有點明,但給讀者留下了震驚、無奈、思考和期待。

  3.影響與回歸

  影響(im pactandconsequence)是新聞價值的重要構成要素。美國史上最慘重的校園槍擊案對美國學生乃至全體國民所留下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生活總是要繼續,在類似校園槍擊、颶風、海嘯等重大突發性事件後,人們總是得從巨大的悲痛之中掙扎出來,勇敢地面對新的生活。媒體在喚起人們走出悲痛上負有責任。

  突發性事件的報導往往遵循這樣的模式:動態過程───原因求索───事後影響───回歸,這是符合受眾的心理期待的。

  《今日美國》校園槍擊連續報導中,《儘管恐懼學生返回了宿舍》(Despitefear,studentshe ad backto dorm s)、《重新開課悲痛以另一種形式繼續》(Grievin gtakesdifferentform sasclassesresum e)集中報導師生的心理、行為反應,展示校園槍擊的重大社會影響,從突發事件轉向正常生活v^歸的場景。

  這兩篇報導,通過對校方、學生、心理專家等新聞源的採訪,記錄了他們充滿恐懼的心態和對未來正常生活的憧憬。其中,對心理專家的採訪,素材典型、客觀性和權威性都很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硬新聞與軟寫作

  新聞是硬的,它的首要目的是高效率地傳遞事件發生、發展的最新動態。文學是軟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的價值在于營造一種審美的意境,給人們的心靈帶來衝擊與震撼。但新聞和文學不是相互排斥的,新聞正是通過真的事件、真的語言和真的場景營造意境,震撼心靈。

  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新聞與文學的聯繫與區別。但具體到新聞報導中,如何實現新聞和文學的良好結合,提升新聞的感染力和衝擊力,仍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綜觀《今日美國》校園槍擊報導,我們看到不少將新聞與文學巧妙結合之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些許啟示───新聞的文學意境不是依靠記者主觀的描寫營造,而是來源于記者採訪,即典型性的訪問和細致的現場觀察。比如:《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33人死亡》(33deadinVa.Te chsho ot ings)中有這樣的文字:『當我們跑到外面,有三個警察或其他什麼人───特別行動組的成員───對我們尖叫、大喊,讓我們跑,跑,盡可能地快跑。』

  『我們成功地穿過露天停車場。雪花在飛,子彈在飛。───這太瘋狂了。』

  ……

  此時令人恐怖的畫面展開了,重型裝備的警察,頭戴鋼盔,身穿黑色防彈背心,沿著剛剛發芽的樹木的背後迅速包圍了校園。此時,一場不合季節的雪飄落在他們的周圍。

  但另一方面,對於故事性的過度追求,也會造成報導的負面效果。在《今日美國》的校園槍擊報導中,有學生逃生的具體細節、凶手的表情和動作,有學生充滿恐懼的心理描述。這種寫作手法,儘管真實和客觀,但幾乎與美國商業電影中的槍戰片並無二致。

  這種新聞報導,使得有犯罪傾向的人受到了更多的情境刺激、有了更多的模仿物件,這無疑增加了美國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從NBC公布的凶手錄影帶中,我們看到弗吉尼亞大學生槍手與8年前克倫拜恩中學生槍手,在作案動機、手法上的驚人相似。而美國的這種新聞報導手法仍在繼續,有誰能保証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報導不會成為下一次校園惡性事件的範本?

  ■(作者單位: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注釋:①麥爾文‧孟徹:《新聞報導與寫作》(第9版影印)第45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vinAc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